醫生、藥師、護士……這些人在才學、品德、修行等雖然不完美,但是他們在各自的崗位努力工作,發揮的力量相當巨大,為大家帶來的利益「貨真價實」;反觀,古印度人口中的「藥師佛」呢?祂是誰?來歷為何?究竟是以釋迢牟尼某位弟子或某位大師(如:龍樹)為原型而創造出來的菩薩?還是真的如張開基(台灣長年研究靈學、佛教批判者)所言──藥師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是一堆被古印度佛教徒改編,然後「改頭換面」的印度神祇?光是出身就隱晦不明,更別說是真實存在的臨床經驗或是救人事蹟!然而,一堆佛教徒情願信靠後者。
附帶一提,這部經的內容似乎不是釋迦牟尼親口宣講的逐字稿,也不是他老人家漚心瀝血的親筆之作,而是出自某位想藉釋迦牟尼、曼殊師利王子(文殊師利菩薩)、解脫菩薩之口宣揚藥師琉璃光如來神蹟的無名作者;這名作者藉著釋迦牟尼和曼殊師利、解脫菩薩等佛弟子的對話,帶出藥師佛發下的十二宏願、神蹟,以及人們供奉以後將獲取的功德福報,然後又以釋迢牟尼的陀羅尼(類似於咒語)、十二藥叉大將(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神明」)誓言保護供奉者的言論作為保證,勸誘人們盡早供奉藥師佛,「書寫、受持、讀誦」經文
──唉~~這,儼然就是藥師琉璃光佛的信眾或其寺廟所作的文宣,可是這樣近似廣告宣傳的東西,卻因歷代佛教徒的崇敬,被冠上佛經之名,流傳千古。這樣的作品當作古印度文學,或是重要的宗教歷史文獻,合理;至於,當作是凌駕眾書(包含其他大小乘佛經) 的佛典,或是深邃難解的世尊之教──就有點荒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