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異議‧國文」系列11--一些詞語……該考慮為它們辦告別式了!


一些詞語……該考慮為它們辦告別式了!它們是什麼?就是我以下表格開列的詞語,因為這些已經不合時宜,而且早就消失在我們的日常口語,也幾乎消失在我們的各種日用文件,獨獨留存在考卷、參考書、教科書、補習班的國文講義,加重台灣各路考生的負擔。我們可不可以當現代人,寫現代文,而不要做「今之古人」呢?如果告別式辦的成,54日也許是良辰吉日。

自稱之詞
在下、不才、敝人、寡人、區區、不佞、不敏、竊、猥、僕、愚……
與現代社會重視個人價值扞格不入。一開口就自損自貶,妨礙人們養成自尊自重的精神。
謙稱自己的妻子
拙荊、賤內
貶抑女性。古時女性可曾對外人如此貶損自己的丈夫?
稱呼別人
陛下、殿下、閣下、執事、左右、麾下……
古人使用沒什麼不對,但現代已經過時了。
書信提稱語
膝下、膝前、尊前、尊鑒、道鑒、足下……
別說是E-mail,連白話書信都沒幾個人在用,何必當作考題為難別人?送進故宮博物館或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為妙。
書信結尾敬詞
謹此、耑此奉達……
書信結尾祝候語
叩請 金安、恭請 崇安、敬請 道安……
書信末啟詞
叩上、謹叩、拜啟……
書信啟封詞
安啟、鈞啟、道啟、大啟……
文學修辭
婉曲
「婉曲」是指說話或行文時,不直接說明本意,而以間接的筆法,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本意。

台灣族群多元、文化多元,不少場合(例如:法庭、政府機關、新聞播報)用詞遣詞應力求精確,使用「婉曲」修辭,容易引發誤會或成為溝通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