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陳式武「永恆的奮鬥」閱讀心得

前言:

聽說本書作者曾在桃園、新竹、台北等地賣書,大家如果見到他,除了「掏錢買書」這個選項,給對方幾個賣書或是線上寫作的建議,也許更能幫助他達到理想!


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永恒的奮鬥」,作者陳式武是身障人士。這本自傳主要講述自己屢次創辦雜誌(嵐風雜誌)、堅持理念(自己寫的書自己賣),以及他為身障人士爭取權益與尊嚴的故事。


對於「為身障人士爭取權益與尊嚴」,他的作為與決心,除了敬佩,我無話可說!但他在出版界屢戰屢敗,到後來,竟得在街頭兜售自己所寫的兩本自傳──這些經歷呈現在書裡,讓我感嘆不已。


因為書中所提的人事物,尤其是他三十歲前不斷為雜誌負債,多次與一些親友、員工、房東鬧翻的事件,他的應對方式(就書中所寫,假定:逼近真實),不論是管理人員、財物,還是雜誌銷售策略擬定、執行,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在證明:這位作者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創業,而且欠缺幾個創業的重要能力。


如果作者當初選擇當作家,專事寫作,或有一分正職工作,而業餘時間投入,奮鬥幾十年,可能會像杏林子那樣──擁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然後利用自己的言行、文章的力量去幫助更多自己想要幫助的人。遺憾的是,他不具有赧明義的本事與好運,在出版界硬幹幾十年的後果是:

1.雜誌社經營情況始終不穩定,停刊以後,迄今無法回復。

2.自己開設的出版社礙於財力、人力、物力等條件的限制,只出版兩三本書(兩本是他的自傳),無法為讀者推出其他作者的作品。出版社勉強存活,無法充分發揮其文化使命。

3.作者必須親自在街頭賣書。


國小六年級,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半懂不懂,仍被作者的堅毅與熱情打動,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卻多了一分警惕,那就是:興趣、熱情、才能、性格等條件,真的不能跟自己從事的工作背離太遠,或是格格不入,不然將會勞碌終身!




陳式武「永恆的奮鬥」書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