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教外觀點」系列5──我讀古蘭經的經驗(下)

這部經書確實內容冗贅、重複很多,可是一點都不乏味,充滿許多我無法理解的謎團,不論是穆罕默德這位先知的人生,還是伊斯蘭教那些重要的教義、教儀,可惜目前礙於有限的語文能力,以及「相關書籍不多」的情況之下,我無法了解穆斯林對這部經典的看法,也無緣見到伊斯蘭信仰的學者對這部經典的研究及介紹,更無法憑著自身能力去求證,只好暫時在此提出一個我對這部經典成書經過及編排作業的推想。

首先,我高度懷疑,這部經書的內容,雖然出自於穆罕默德的教誨,可是書寫者極有可能不是穆罕默德本人,而是他的信徒、信徒的後人。這些人很可能將穆罕默德的訓示、對話及生平事跡牢記下來,然後編成詩歌或是語錄,之後口耳相傳一段時間,然後被後世的信徒書寫下來,成為一則一則的記事。這些記事很可能在不同部落流傳一段時間,最後被有心人士蒐集、彙整、編纂成一本書。

至於經書的編纂方式,我合理推想,古蘭經的編輯者當初很可能是以最原始的方式編書,也就是不按照經文蘊含的思想、教義分類,也不是按照穆罕默德訴說的時間先後排列,而是以他們得到這些零星記事的時間順序放置。若以AB來表示不同經文的話,上述的編排方式,可用以下的方式概括,那就是:經文A先被蒐集,放在前面,經文B的內容雖然與經文A極為相似,卻因編輯者的採集次序被放置在經書的後半部,而不是放在經文A的旁邊,或是被揚棄不用。我想,恐怕只有這種編法,古蘭經才會這麼冗長,而且重複的內容那麼多。


如果上述這些懷疑及設想正確的話,我相信不少謎團將會逐漸解開,像是:

「為什麼穆罕穆德不厭其煩談論地獄?」、「為何『不信者下地獄』之類言辭反覆出現,重複的次數多的不合常理?」、「為什麼經書裡面有許多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鼓勵教眾殉教的言論?」、「為什麼一再提到挪亞、亞伯、摩西、耶穌這些先知的事跡?」

如果這些經文大部分不是穆罕默德書寫,而是由初代弟子或後世信眾書寫,他們必然寫下那些自己比較感興趣,或是自認為重要、切身的議題,造成了以下的假象:

穆罕默德不斷恫嚇信徒及不信者「死後會下地獄」(其實是一堆信徒不約而同認為「這」很重要,分別記下這些言論,於是產生了許多相同或相似的經文內容。)

一直慫恿人們為他開創的信仰犧性 (書寫者極可能不少是那些當初在麥地那與穆罕默德一同出生入死的信眾。)

反覆出現某些人、事,未必是穆罕默德反覆強調,也有可能是因為聽者比較感興趣,或自認重要而特別記錄下來,例如:以綠洲、美女來形容人死後的天堂。


只是,上述這些懷疑及設想如果正確,而未來又被學者證實的話,到時我並不會感到高興與驕傲!因為人們誤讀、誤解、濫用古蘭經文,竟然造就幾個世紀的暴力殺戮及性別歧視。穆罕默德的一時之計與某些因應困境的作法,竟然被後來的人無限上綱,講成歷來許多穆斯林殉教的理論基礎,以及某些負面言行的典範。

以「聖戰」來講,當初穆罕默德及一些信徒為了抵抗麥加敵對勢力一再迫害,不得不拿劍捍衛整個社群的生存,可是後世一些好鬥的穆斯林卻熱衷尋找不同信仰的人鬥爭,信了半輩子的教,不知道自己那顆好鬥的心及滿腦子的欲望,才是自己該發動「聖戰」的對象。一些穆斯林讀了古蘭經,以自己可以像穆罕默德那樣──用劍創造和平,卻沒想到這樣做,更可能創造出一個以暴制暴的迴圈。

 除了對不信者的詛咒,以及以「死後墮入地獄」恫嚇異議人士,讓我反感、不予認同,平心而論,古蘭經的格調並不比聖經差!可笑的是,一些基督徒喜歡以舊約那些打壓異教徒、屠戮迦南人之類的事跡及言論來勸勉自己和別人,卻認定古蘭經是一部充斥暴力的經書,是讓眾徒陷入宗教狂熱及做出野蠻行為的根源,渾然不覺聖經裡面也充滿不少血腥與欺詐的故事,也有一堆鼓勵屠殺異教徒及異族的言論。

閱讀古蘭經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要用幾個字來概括我當時的閱讀心情,我會用「苦樂參半」這個成語。苦的是,我實在沒有多少人生經驗與知識,能與穆罕默德這位先知及古蘭經的內容對話;樂的是,有幸認識這部超過1/3地球人口都在頂禮膜拜的經書。幾天的閱讀,全靠自己,不依賴別人。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