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季陶「日本論」未刪節本的封面。 曾有一段時間,書中某些內容是被禁的。 |
戴季陶在論日本的皇權思想、國體、封建制度、武士生活、「町人」與「百姓」的品性、尊王攘夷,以及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時,還能講的頭頭是道。然而,一提到中國的現狀,尤其是中國的未來發展,戴季陶的思考馬上陷入混亂,講出一堆邏輯不通的話,甚至成為孫文三民主義學說的傳聲筒;他在全書的第17章宣稱孫文的三民主義「不單是後來居上的政治理論」,而且還吹噓它能復興中國的國家道德,甚至成為「改革世界政治生活的起點」。
三民主義究竟好在哪裡?為什麼能復興中國的國家道德,還能成為「改革世界政治生活的起點」,戴季陶沒有明確地解釋,只是空泛地說,這是他研究各國歷史觀察、國際的交涉、民族的興亡……等等的心得。既無嚴謹的論證,也沒有紮實的比較研究,只有一大堆主觀、空泛的言辭,這部分實在是本書的敗筆。
戴季陶論及日本的國家主義、軍國主義時,在第15章的開頭引用孫文在民族主義第一講的部分內容,寫道:「民族和國家是有一定的界限。要分別民族和國最好的方法,是從造成的『力』是什麼上面去求。民族是由天然力造成的,國家是由武力造成的。中國人說,王道是順乎自然。換句話說,自然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國體,便是民族,武力便是霸道,用霸道造成的國體便是國家。」他在這裡竭力區分民族與國家的不同,並宣稱孫文主張的民族主義,是以民族之平等的存在發展為基礎,不過戴季陶一面說自己認同孫文反對霸道的立場,一面卻又肯定孫文以武力統一中國的手段,其言辭自相矛盾,完全無法自圓其說。
孫文在民族主義第一講,寫道:「武力便是霸道」,那麼主張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人,必定是霸道的實踐者,而不是王道的實踐者。而孫文主張以武力統一中國,也為此做了很多準備,包括演講、寫作文章。戴季陶怎麼會認為孫文的民族主義是王道的?從這裡,讀者應能透過戴季陶敘述的內容,間接得知孫文這個人心口不一、言行背反,同時也能發現戴季陶的邏輯不通與思維紊亂。戴季陶是當時的中國菁英,也是著名的知日人士,都如此邏輯不通、思維紊亂,其他的中國人會是什麼樣子呢?
戴季陶在《日本論》中強調三民主義,視為「解決現代人類生存問題的最完全原則」,希望全中國的人信仰三民主義,早日改善國內的一切,期望中國能追上日本。戴季陶雖然發心良善,但是他似乎沒有想到「刻意統一全國人民的思想、信仰」會帶來什麼後果,以為日本人之所以團結,日本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日本有全民共同接受的信仰或某些信念,因此試圖仿效日本。
我認為這是一種相當幼稚的想法!姑且不論這樣做能否達到富國強兵的目標,孫文的三民主義究竟有多少真知灼見,能夠啟發人們智慧,或是幫助人們面對生老病死?一個品質平凡又與中國常民生活脫節的學說,戴季陶憑什麼要人們放棄原有的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去接受三民主義?孫文的三民主義如果聽任自然發展,很可能沒有幾個中國人信服,但若藉由國民黨的洗腦宣傳,甚至暴力強制,來推銷孫文的三民主義,將會嚴重傷害中國社會的活力,逐漸讓中國社會變的死氣沉沉、萬馬齊喑。戴季陶對當時中國的貧弱不振深感痛心,想努力從日本、日本人那裡尋找可行的辦法,可惜最後他提出的救國方法錯的離譜。
戴季陶一如許多中國人,老是放不下自身的文化優越感,開口閉口總說日本、朝鮮的文化出自中國,並以五千年歷史、文化自居自傲。儘管意識到日本對外來文化的強大吸收力與學習力,戴季陶與當時的許多中國人一樣,舉不出一個具體例證,然後詳細說明。到底日本人如何從歐美國家學習鋪設一條鐵路的方法,他們如何翻譯一本自然科學的書,知識人怎麼有效學習外語……幾乎都沒介紹。
中國人研究日本的情況,確實就如書的封面所說:「粗疏空泛、怠惰非常」,但更可悲的是,戴季陶的《日本論》六、七十年後,仍然被華人圈子當作是中國人研究日本的經典之作,可見華人研究日本的水準,要不就是六、七十年來沒有多大長進,不然就是過度推崇這本已經被前人奉為經典的著作,以至於低估或是無視後進研究者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