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試著以「旁觀者」的眼光來談:
1.不論直播、影片、明鏡專訪……,他常笑嘻嘻的,至少不板著臉、不皺眉頭。與一些中國民運人士、台獨論者形成鮮明對照。(後者包含幾位我相當敬重、欣賞的論者,我很難用文字講清楚,大家自己去看,YOUTUBE很多他們的影片)
2.不避TMD之類的粗話俗語,使用不是很精準但學歷不高的人都能聽懂的句子,甚至自創名詞或改編既有名詞,例如:「駐馬店」、「瓦房店」、「菜人」、「龍騎士」、「○○費拉」、「大洪水」之類讓人半懂不懂的名詞,引人測目,招來好奇或是反感,就行銷來說,這些作法很成功。
![]() |
劉仲敬近年來在海外持續發表影片,談論時事、中國歷史、諸夏運動等議題。 |
3.劉仲敬會講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包含他過去的工作打混經驗(例如:毒死上司的熱帶魚),而且用直播、網路……雖然沒太多知識性,但有趣、好笑,投合多數觀眾發洩內心厭中、反中、仇中的情緒。
中國民運人士、台獨論者普遍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人民族性……投入一定時間與心力的研究(當然~~他們的研究與思想水準高下不等),花很多時間寫相關書籍、錄影告訴大家「中國為什麼迄今無法產生民主」、「中國文化的黑暗面」、「中國人為什麼○○」之類的問題。
對於中國地方官員、中共個別黨員通常怎麼應付上級;中國地方政府怎麼處理類似反送中抗爭的群眾運動;中共高層的鬥爭手法………他們談的較少,而「這一塊」卻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台灣人想要了解、探聽的所在!
劉仲敬這類在體制內「混過」的人,或是長年在中國工作且有機會接觸政府的外國記者,或是專門研究中國政治、中國共產黨的國內外學者,比較能講出生動的故事。然而,這卻是幾位在台灣當紅的中國民運人士、眾多台獨論者的弱項,而且是難以克服的弱項──他們沒有長年在公部門工作,或是長期與公部門互動的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