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關於台灣文學的二三事:桃園的文學(上)


「桃園有文學?」

「有的。」
早在漢人來到桃園開墾之前,居住在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就已用語言創作祭歌、神話、俗語、民間故事等作品,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
可惜,住在平地的原住民族,由於漢化,失去他們原有的語言,因此那些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學就消失殆盡。僅有極少數祭歌、神話傳說,被路過桃園的文人(例如:郁永河、黃叔璥)、日本的人類學家用各自的語文記錄下來,能被我們找到、翻閱。
至於住在山區的原住民——可能是現今的泰雅族祖先——他們流傳下來的祭歌、神話、民間故事等作品,則有本族人士、其他族群的學者與文史工作者用文字、影音記錄下來。目前採集的作品數目比較多的有:桃園縣文化局出的「復興鄉泰雅族故事」,用泰雅文(用羅馬字母記錄)、華語並列的方式呈現。

接下來,我要介紹桃園在清領時期的文學。在談論之前,有一件事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我們現今的文學史作者,絕大部分是按照流傳至今且自己能找到的書面資料,以及學者的研究成果,去逆推從前某地、某族群、某國家的文學發展,所以作者再厲害,最多能做到的是,接近真實情況,若要100%重現當時的情況,那是不可能的。


清領時期,那些從福建、廣東與台灣其他地區來桃園開墾的移民,不論他們是渡海來台的漢人,還是正逐漸漢化的平埔族人,他們在桃園地區吟唱的各種歌謠,以及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格言諺語……這些東西甚少(很可能沒有)被文人記錄下來,也幾乎沒有相關的手稿留存下來,等到日治時期被作家與學者採集的時候,這些流傳上百年的歌謠、民間故事、格言諺語、謎語之類的東西,很可能產生變化,已經不再是清領時期的原貌。


由於缺乏相關手稿與文人記錄,來跟日治時期作家、學者採集到的東西做對照,所以目前為止,我們難以判斷哪些歌謠、民間故事、格言諺語、謎語……到底是移民當年從原鄉帶來,還是移居以後,才在桃園這塊土地創造出來?也不容易推定哪些東西是原封不斷傳承下來,哪些在口耳相傳的過程,有很大的改變,所以我只能推斷,日治時期與國府時代的作家、學者採集、編輯而成的集子,如:李獻璋編的《台灣民間文學集》、胡萬川主編的《桃園縣民間文學集》(按其分法,有「閩南語」、「客語」)等,裡面應該會收錄桃園清領時期的文學作品,但已經不是先民當年口耳相傳的原貌,頂多是以其為原型發展出來的版本。


2019年11月出版,「草根出版社」出版。

在傳統詩文方面,撰寫《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的作者林央敏提到:有幾位清代文人,雖然在詩文裡僅提到,或是描寫桃園地區的風土民情,但是他們不是桃園人,沒在桃園定居,只是路過而已,例如:郁永河(1645~)《裨海記遊》、阮蔡文(1666~1716)《淡水紀行詩》、周鍾瑄(1671~1763)七言詩〈北行紀〉都是。由於這個緣故,林央敏不認為他們是桃園作家,也不認為他們的詩文是桃園文學,不過在書裡仍專章處理,介紹他們的生平及作品,並標示為「清代古籍中的桃園書寫」。


作者還提到一點,寫道:「桃園在清代的台灣行政劃分上曾經隸屬諸羅縣、淡水廳,因此有人將桃園與諸羅縣或淡水廳視同一體,而將古時出身這兩廳縣的藝文人士也列入桃園的文人、作家,比如王克捷、鄭用錫、林占梅、陳維英等人,於是他們的作品也就屬於桃園文學」(49) 對此,作者認為這些人不是在桃園境內出生、成長,也不在桃園居住五年以上,因此不能算是桃園作家。


林央敏在《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這本書裡,對哪些作家算是桃園作家,與哪些作品屬於「桃園文學」,都有明確的定義。他對「桃園文學」的認定標準合不合理,不屬於我文章要討論的範圍,在此不評論,但是參照葉石濤及其他台文學者的相關著作,當中對這些文人的介紹、解析,我覺得這些人及其詩文被劃歸到「新竹文學」或其他地方的文學比較合理,作者的觀點與作法相當實事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